泱泱成均,在江之滨;启真育贤,巍矗鄂南。湖北科技学院是湖北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百所产教融合示范高校、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学校坐落在湖北省咸宁市,现有温泉、咸安两个校区。

学校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按照“资源最大限度集约利用,体制最大限度协调运行”的总体要求,强化发展和服务理念,明晰职能、理顺关系、增强活力,构建科学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为推动学校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生为本、学者为先、依法治校、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社会责任、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开展留学生教育。

学校坚持以国家科技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动力,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协同发展,坚持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同步推进,在项目建设、平台建设、队伍建设、科研经费投入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科技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学校通过实施优质生源质量工程、创新招生选拔方式、优化生源结构、加强招生宣传等形式,不断提高生源质量。学校积极构建精准服务、精准指导、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就业工作体系,毕业生就业率连创新高。学校集聚校内外创业教育资源,系统建立“全链条式”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培育了“弘德、博学、敏行、敢先”的大学精神。学校不断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建设,实现了对广大师生思想观念、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启迪感化和熏陶塑造。

社会服务一直是学校良好的传统延承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也是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重要抓手和战略举措。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为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服务的力度,明确了社会服务理念、战略布局和工作思路,不断探索与地方合作的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全方位的社会服务新体系。

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学校信息,促进学校依法治校,学校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有关规定,将办学活动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制作、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公开,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工作透明度。

湖科要闻

扎根小村庄、做出大文章——田辉玉看望致力“艺术下乡、文化帮扶”的我校师生

作者:  来源:  时间:2018.06.11   浏览次数:

本网讯(记者田丽)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指示精神,履行文化传承使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6月9日上午,党委书记田辉玉一行,冒雨来到咸安区大幕乡井头村,看望并慰问长期以来致力于“艺术下乡、文化帮扶”工作的我校师生代表和正在接受文化艺术教育的留守儿童。

党委常委、副校长、宣传部长白育庭,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胜弘以及地方党委负责人一同参与看望。

上图:田辉玉参观课堂教学

田辉玉与留守儿童同上一课

井头村艺术下乡共建基地是由我校音乐学院副院长王群益教授发起、创办的全免费公益性留守儿童音乐培训中心,每周六为周边80多名留守儿童开展义务音乐培训。艺术中心的授课老师由我校音乐学院教师、学生志愿者和市音协志愿者组成。该项工作得到了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妇联、咸安区政府等多个部门的支持与肯定。

上图:田辉玉与学生交流

一下车,田辉玉直接来到基地,实地参观和感受了课堂教学。起步班的同学们欢快的吹着葫芦丝,基础班的同学们正在练习吹巴乌,提高班的同学们吹奏者口风琴,三重不同的声音在这里交汇出教书育人最美乐章。在王教授的钢琴伴奏和指挥下,同学们演奏了《学习雷锋好榜样》的等多首歌曲,动人的场景感染了在场每一个人,校领导情不自禁的跟着音乐节奏为学生打拍子。

“你们喜欢音乐吗?喜欢上音乐课吗?”田辉玉问孩子们。“刚才你们都很认真,吹得好、弹得好、演得好,奏得好,我们听了后,是一种享受。希望你们以后认真听讲,认真练习,长大后,考到大学的艺术学院里读书,个个都成为大艺术家,到国家大剧院演出!”田辉玉对孩子们的表现大加赞扬。

田辉玉与志愿师生促膝长谈

“开设几个班级,师资力量怎么样,有没有专门的志愿者服务,还需要学校做哪些工作”田辉玉一见到王群益老师,就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问。

上图:校领导与王群益老师交流

王群益告诉田辉玉,艺术中心创办在响应国家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和学校开展转型发展时期,起初是为了填补留守儿童双休日文化活动空白,抚慰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之苦。但随着不断发展,从开始为井头村30多个留守儿童培训到吸引了周边三个村镇80多个学生。在修缮祠堂、添置乐器、制作教材等方面,个人先后投入10多万元。同时,民风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淳化。

在听取情况介绍后,田辉玉不无感慨地说,王老师以及从事志愿活动的师生是“扎根小村庄、做出大文章”,自费创办艺术中心,既是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更是回报家乡、奉献爱心之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孩子们心中播散一片阳光,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不愧为师德师风建设的先进,值得大家学习,应该大力倡导。

田辉玉与当地干部谋划未来

党的十九大指出“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坚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上图:田辉玉与当地党委负责人交流

在与地方党委负责人座谈时,田辉玉说,作为办在地方的高校,深化校地合作,服务农村农业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和具体行动,是学校服务社会、履行职能的题中之义。他还说,小村庄有大文章,学校和地方党委要以井头村艺术中心为基础,下大力气做好做实三篇文章。一是要做好教育实践基地这篇文章,为创新实习实训做示范;二是要做好学校服务新农村建设这篇文章,为实施乡村振兴探索路径;三是要做好无私奉献、回报家乡这篇文章,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四有”教师队伍立标杆。(审稿人:黎鸿翔)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