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成均,在江之滨;启真育贤,巍矗鄂南。湖北科技学院是湖北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百所产教融合示范高校、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学校坐落在湖北省咸宁市,现有温泉、咸安两个校区。

学校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按照“资源最大限度集约利用,体制最大限度协调运行”的总体要求,强化发展和服务理念,明晰职能、理顺关系、增强活力,构建科学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为推动学校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生为本、学者为先、依法治校、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社会责任、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开展留学生教育。

学校坚持以国家科技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动力,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协同发展,坚持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同步推进,在项目建设、平台建设、队伍建设、科研经费投入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科技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学校通过实施优质生源质量工程、创新招生选拔方式、优化生源结构、加强招生宣传等形式,不断提高生源质量。学校积极构建精准服务、精准指导、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就业工作体系,毕业生就业率连创新高。学校集聚校内外创业教育资源,系统建立“全链条式”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培育了“弘德、博学、敏行、敢先”的大学精神。学校不断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建设,实现了对广大师生思想观念、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启迪感化和熏陶塑造。

社会服务一直是学校良好的传统延承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也是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重要抓手和战略举措。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为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服务的力度,明确了社会服务理念、战略布局和工作思路,不断探索与地方合作的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全方位的社会服务新体系。

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学校信息,促进学校依法治校,学校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有关规定,将办学活动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制作、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公开,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工作透明度。

湖科要闻

4850余名2025级新生入学

作者:宣传部  来源:宣传部  时间:2025.09.08   浏览次数:

9月6日至7日,学校迎来了2025级新同学——4700余名本科生和150余名研究生,怀揣梦想与期待走进校园,正式开启大学生活的新篇章。报到期间,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岱,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志雄等校领导亲临迎新现场,欢迎新生入学,并亲切慰问一线工作人员。 

今年,学校继续秉持“安全、有序、高效、便捷”的工作原则,采取“报到、入住一体化”模式,将报到点设置在宿舍区,极大方便了新生办理入住手续。各学院报到点秩序井然,志愿者耐心引导新生办理各项手续。报到现场开通“绿色通道”,简化申请流程,确保每一位新生都能顺利入学,让新生从踏入校门起就感受到湖科大家庭的温暖与关怀。考研榜、特色展架、趣味拍照框等精心布置的展示区,为迎新现场增添了浓厚的仪式感和归属感。

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部、学生工作部、校团委、保卫部、财务处、国资处、后勤服务总公司、信息中心等部门联合在“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办公,为新生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保障,确保入学工作安全有序。一块实时显示“2025新生报到数据”的大屏幕吸引了许多新生和家长驻足观看。通过信息化手段,学校实现了迎新动态的“直播”,实时更新录取人数和报到进度,展现了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成果。“绝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湖北科技学院的庄严承诺。

为方便新生到校,学校在咸宁火车站、咸宁北站(高铁)、咸宁南站(城铁)均设置了迎新接待点,安排专车从早到晚不间断接送新生及家长。校园内多个服务咨询站同时运转,校团委共组织148名跟车志愿者前往各火车站全程跟车服务,志愿者们热情协助指引路线、搬运行李、解答疑问,全力保障报到流程高效顺畅。

校团委组织75名志愿者参与“一站式”社区人脸及图像采集,80名志愿者在校内8个点提供咨询与指引,150名志愿者在20个交叉路口协助交通疏导,用热情与汗水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信息中心提前调配50余顶帐篷应对天气变化,保障迎新点物资充足;技术团队24小时值守,确保迎新系统、选寝系统稳定运行;完成5782张一卡通校园卡的制作与发放,并高效完成门禁人脸录入和校园网激活工作,为新生提供便捷的数字化服务。

保卫部提前制定交通管控方案,联合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综合治理。迎新期间,协调警车、民警、交警、保安及军协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分布在各大门和关键路口,疏导车辆、维护秩序,圆满完成交通引导与安全保障任务。

在全校上下通力协作下,2025年迎新工作组织严密、流程顺畅、服务周到、氛围温馨,为新学期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