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记者田丽)6月5日,在毕业生即将离校之际,党委书记田辉玉来到咸安校区出席第一场毕业生座谈会,与毕业生代表围坐一团共话成长。田辉玉感谢毕业生在校期间对学校作出的贡献,叮咛他们把“弘德、博学、敏行、敢先”的校训精神带到工作中,希望他们不忘母校,把湖科作为自己永远的精神港湾和人生驿站,期待他们放飞青春梦想,开启人生新征程。

上图:田辉玉与毕业生交流
座谈会由党委常委、副校长戴国强主持。
座谈会上,先后有近10名同学发言,对每位同学的发言,田辉玉听得很认真,问得很仔细,还不停地做笔记。

上图:座谈会现场
当听到产品设计专业丁勇同学考取国家公务员,即将赴西藏自治区纪委工作时,田辉玉仔细询问了他的人生规划并鼓励他要“心中有国、心中有家,扎根西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当听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颜嘉成同学,将赴澳门大学继续深造学习时,田辉玉关切地询问他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并叮嘱他“把学习变成一种追求和境界”;当听到汉语言文学专业陈洁同学将在东莞学易优教育集团从教时,田辉玉愉快地与她探讨对于理想职业与职业理想的理解,并希望她“为师垂一范、为学报国恩”;当听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周猛同学是盛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创办人之一时,田辉玉与他分享了创业的苦与乐,并希望他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正确对待创业的压力,正确对待创业的成功与失败。
在认真听取同学们的发言后,田辉玉动情地向与会毕业生说:不管你们走到哪里,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不管成功与平凡都与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学校会时刻关注你们。成功的时候,母校为你们鼓掌高兴,挫折的时候,母校为你们敞开怀抱,学校是你们的坚强后盾。母校永远是你们的精神港湾和人生驿站,累了就回母校叙叙旧、聊聊天,放松心情、补充能量,重整行装,重新出发。希望大家关注母校的建设发展,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学校发展做贡献,希望大家常回家走走,常回校看看。
在座谈会总结讲话中,田辉玉向全体毕业生提四点希望:一是要“弘德扬善,做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关系,把个人梦想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家庭幸福紧密结合。要做一个视野宏大、目标高远的人,只有看得远,才能想得远、走得远,不要困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有善良之心的人即有德之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发扬“弘德”的校训精神,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二是要“博学笃志,做一个为学而生的人”。要坚持发扬“博学”精神,既要学习专业知识,也要学习实践知识和做人处事知识。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做一个有思想高度、文化内涵的人。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为了生存而学习到将学习融为生活的一部分,把学习作为一种人生追求和生活境界。三是要“讷言敏行,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人生目标要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能转化成蓝图,这也是我们校训“敏行”的精神所在。迈出校园,踏入社会,走上岗位,这种身份的转化要求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在行动中在实践中成长起来。作为刚步入社会的人,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小事往往显示了一个人的能力和品格,要一件小事接着一件小事干,在小事中不断展现自己的才华,在实践中放飞自己的梦想。四是要“敢先敢试,做一个充满自信的人”。“敢先”是每一个湖科学子应当追求的精神。何谓敢先,就是要敢为人先、敢于探索、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敢于失败。年青人失败不可怕,失败了可以再来,即使遭遇了挫折也要坚持梦想。敢先的前提是要自信,自信是相对于自卑、自负而言的。自信才敢攀高,才能无所畏惧的直面一切挑战和苦难。湖科学子要充满自信,要有“天生我才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气和“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自信是建立在客观、正确认识自我价值的基础上,走入社会,要敢于面对困难、经受挫折,在逆境中绽放自我。
参加座谈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毕业生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和回复。会后,与会人员还参观了艺术学院毕业作品展。(审稿人:黎鸿翔)

上图:毕业生代表发言

上图:校领导与毕业生代表合影留念

上图:校领导参观14级艺术设计学院毕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