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成均,在江之滨;启真育贤,巍矗鄂南。湖北科技学院是湖北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百所产教融合示范高校、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学校坐落在湖北省咸宁市,现有温泉、咸安两个校区。

学校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按照“资源最大限度集约利用,体制最大限度协调运行”的总体要求,强化发展和服务理念,明晰职能、理顺关系、增强活力,构建科学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为推动学校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生为本、学者为先、依法治校、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社会责任、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开展留学生教育。

学校坚持以国家科技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动力,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协同发展,坚持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同步推进,在项目建设、平台建设、队伍建设、科研经费投入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科技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学校通过实施优质生源质量工程、创新招生选拔方式、优化生源结构、加强招生宣传等形式,不断提高生源质量。学校积极构建精准服务、精准指导、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就业工作体系,毕业生就业率连创新高。学校集聚校内外创业教育资源,系统建立“全链条式”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培育了“弘德、博学、敏行、敢先”的大学精神。学校不断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建设,实现了对广大师生思想观念、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启迪感化和熏陶塑造。

社会服务一直是学校良好的传统延承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也是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重要抓手和战略举措。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为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服务的力度,明确了社会服务理念、战略布局和工作思路,不断探索与地方合作的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全方位的社会服务新体系。

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学校信息,促进学校依法治校,学校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有关规定,将办学活动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制作、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公开,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工作透明度。

湖科要闻

一枝一叶总关情 包保入户大走访

作者:  来源:  时间:2018.04.11   浏览次数:

本网讯(记者田丽 袁永军)人间最美四月天,精准扶贫暖人心。根据《湖北科技学院党员干部包保贫困户实施方案》要求,4月11日,校党委书记田辉玉,党委副书记张晓先,党委常委副校长白育庭、戴国强与包保责任单位负责人一行20余人深入崇阳县金塘镇畈上村开展包保入户大走访活动,详细了解包保户情况,研究部署2018年帮扶计划。

当天,田辉玉一行驱车1小时到达崇阳县城,后又在蜿蜒陡峭的山路上颠簸半小时,最终抵达金塘镇畈上村精准扶贫旅游项目开发公司尚禾集团。在了解项目开发情况和我校驻村队工作情况后,田辉玉指出此行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畈上村扶贫项目落实情况和村里的实际困难,组织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对扶贫项目和产业做深入调查研究,对包保户进行入户调查走访,与包保户一起做好2018年收入预算,制定帮扶计划,切实开展好精准扶贫工作,确保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

随后,相关包保干部分成7组,直奔各自包保帮扶对象家中开展入户调查。

上图:与陈汉书老人一起细算2018年收入来源

上图:细查陈汉书老人生产生活环境

在贫困户陈汉书老人家中,田辉玉详细询问其家庭收支情况和相关需求,与老人一起细算2018年收入预算,并查看了其住房、后舍等生产生活环境。这是田辉玉第三次来到陈汉书老人家中,看到其生活的改善甚感欣慰,并鼓励老人乐观面对生活,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

上图:田辉玉在包保户陈亮华、陈忠华家走访调查

其他包保干部在村委会成员的带领下分别走访了各自包保的贫困户,亲切地和老乡们交谈,宣传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详细了解其家庭收入来源,认真倾听老乡们的实际需求,同大家一道制定了2018年工作计划,签订包保入户协议。

上图:张晓先在包保户沈天候家走访

入户走访调查后,田辉玉等还参观了我校扶贫示范项目——甜茶基地和村生态开发项目。他要求驻村队员和包保责任人在此次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工作要求,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细化帮扶措施,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审稿人:商文斌)

上图:田辉玉等参观扶贫项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