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成均,在江之滨;启真育贤,巍矗鄂南。湖北科技学院是湖北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百所产教融合示范高校、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学校坐落在湖北省咸宁市,现有温泉、咸安两个校区。

学校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按照“资源最大限度集约利用,体制最大限度协调运行”的总体要求,强化发展和服务理念,明晰职能、理顺关系、增强活力,构建科学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为推动学校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生为本、学者为先、依法治校、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社会责任、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开展留学生教育。

学校坚持以国家科技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动力,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协同发展,坚持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同步推进,在项目建设、平台建设、队伍建设、科研经费投入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科技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学校通过实施优质生源质量工程、创新招生选拔方式、优化生源结构、加强招生宣传等形式,不断提高生源质量。学校积极构建精准服务、精准指导、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就业工作体系,毕业生就业率连创新高。学校集聚校内外创业教育资源,系统建立“全链条式”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培育了“弘德、博学、敏行、敢先”的大学精神。学校不断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建设,实现了对广大师生思想观念、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启迪感化和熏陶塑造。

社会服务一直是学校良好的传统延承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也是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重要抓手和战略举措。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为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服务的力度,明确了社会服务理念、战略布局和工作思路,不断探索与地方合作的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全方位的社会服务新体系。

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学校信息,促进学校依法治校,学校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有关规定,将办学活动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制作、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公开,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工作透明度。

湖科要闻

身挨身坐 心贴心聊,校领导走访慰问精准扶贫 “一对一”结对帮扶对象

作者:  来源:  时间:2017.12.13   浏览次数:

 (记者 袁永军)12月12日,党委书记田辉玉,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晓先赴崇阳县畈上村精准扶贫点走访慰问精准扶贫“一对一”帮扶对象。一同前往的还有学校办公室、纪委、审计处、财务处、教务处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

“感谢政府,对我们就像跟家人一样亲”

 陈汉书老人是党委书记田辉玉同志的帮扶对象,今年70岁,儿子多年前不幸去世,家里只有两个失去劳动力的老人。走进老人家,田辉玉跟老人拉起了家常,详细了解一年来家庭的收入情况。

田辉玉同志与陈汉书老人交谈

  陈汉书老人给田书记算了一笔账:家里养了二头猪,政府每年发放6912元的低保金,各类补贴200多元,村里还有各种照顾政策,人均年收入达到六千多元,生活得到很大改善。“感谢党的好政策,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吃穿住都不愁,现在小孙子也上学了,基本不用花钱,这都是党的好政策和各级领导关心照顾带来的”陈汉书老人高兴的说。

陈汉书老人高兴的汇报一年来生活的可喜变化

田辉玉对老人生活条件的改善感到欣慰,对老人说:党中央和习总书记都很关心大家,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好政策。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这是党中央和习总书记的对扶贫工作提出的期望和要求,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相信在大家的努力和各级政府的帮助下,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田辉玉同志还仔细查看了老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看到厨房挂满了熏好的腊鱼腊肉,高兴的对老人说:日子越过越好了,要象这腊肉的颜色一样,越过越红火。屋后圈舍里陈汉生老人养的两头猪也长势很好,年底就可以出栏。田辉玉同志询问了牲畜喂养情况,饲料是不是充足,牲畜的健康保障,叮嘱老人:年纪大了劳动不便,养好牲畜对家庭也是一份收入。在党和政府各项政策帮扶下,加上自己的努力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临行,田辉玉同志代表学校送上慰问金,叮嘱老人保重身体,有困难随时跟他联系。“真心感谢领导,对我们就像跟家人一样亲!”陈汉生老人的一句话让在场人员深受感动。

之后校领导一行一起到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晓先结对帮扶对象陈忠华一家进行了走访慰问并送上慰问金。陈忠华家庭因智力残疾入贫,2017年通过扶贫搬迁住进新房,村企业为他提供了一份月薪1500工作,加上各类补贴和低保金家庭年人均年收入也将近7000元,相较去年收入增加51.86%。各相关职能部门也深入结对贫困户进行了走访慰问

在结对帮扶对象陈忠华家

张晓先同志与帮扶对象陈忠华交谈

审稿人:商文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